爱尚小说网【23xs1.com】第一时间更新《纵兵夺鼎》最新章节。

从倭国送来这封穿越千山万水的书信送到赵王宫案几上时已经快入冬。短短一个落款,给燕北带来太多的信息量。

赵国瀛洲牧是什么玩意儿?

这孙仲谋又是什么玩意儿?

世上燕北不知道的没听说的有很多,但很少遇到一天出现两个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情况,部下幕僚想了一会才说道:“回大王,孙仲谋应当是孙策之弟孙权。”

幕僚说罢又拱手道:“大王,这是孙氏的缓兵之计。”

燕北白了一眼年轻的幕僚,能不能说点有新意的。这根本不用看,孙氏在倭国大开杀戒,傻子都知道消息早晚传到赵王宫,快马加鞭派人往乐浪送信,肯定就是想缓兵,这是不用说的。

但燕北显然更想知道孙策怎么了,这个一直以来的孙氏首领,怎么就突然没了声息。而且说实话孙权这封信是有些反常的,就燕北的了解,看孙策过去攻势如虎的模样,如今一次被江东士人卖出去,必然应当想着办法休养生息再卷土重来。万万不能好像如今这样,写封书信好似拱手称臣一般。

这不对,孙策应该是出问题了。

事实也正像燕北想象的这样,孙策出问题了。

在孙策生命的最后几日里,他把燕北、倭国人都在心里骂了个狗血淋头……他娘的箭上有毒!

攻打倭女王宫的时候,宫廷卫士用檀木弓射出毒箭穿透了孙策的铠甲,而倭国又没有较好的医匠,结果自然是将攻城略地的喜事变成丧事,没过多久孙策便一命呜呼。

但这事还真怪不得燕北,要怪就得怪比孙策死得还早的伊尹漠,檀弓是他带到倭国的,毒箭也是他在海岛上发现的,只不过他的毒箭并没有给倭国兵马带来多大困扰,甚至也没能给田豫的军队带来多少麻烦,反而杀了孙策。

孙策死后,由孙权继承孙家遗志,其实孙家也没有什么遗志可继承。孙坚死的时候才区区伪职将军、袁术部将,能有什么遗志,难道说继续效忠袁氏主公吗?等到孙策就更不行了,虽然他打下孙氏在扬州的基业,不过转眼就被江东的投降派卖给燕氏,只能流亡海外,带着两千多人打下倭国,又能有什么遗志?

就像孙权写给燕北书信中的自称一样——赵国瀛洲牧。其实孙权把想说的话都写在末尾了,这封丝毫不曾提及投降,通篇写得好像他就是燕北部下的瀛洲牧一样的书信不单单送往赵王宫,还被孙氏的倭人部下乘船送往扬州、徐州等地,昭告天下,其实也是一种阳谋。

燕北认为,孙权至少有两个目的。其一是想要暂时议和,躲避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这种时候没了孙策,即使他们打下倭国,孙氏的士气也必将面临大降,并无能力面对燕氏的攻伐,所以想出这种办法。毕竟燕氏的力量主要还陈布在北方,因为根基就在北方,而倭国距离燕氏统治中心又实在太远了,别说有这封信,就算没有这封信,燕北也未必会发兵攻打海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地址:23xs1.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明末钢铁大亨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重生明末蓟镇遵化古城一个冶铁世家。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
历史 连载 320万字
鹰视狼顾

鹰视狼顾

张通明
这个世界,有门阀世家,有藩镇割据,有虎视眈眈的异族!穿越成大周禁军武官的叶明盛,还没来得及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就要为被逼参与到党争阴谋中,畏罪自杀的原主擦屁股……尽管最初只是想要一生荣华富贵,但是奈何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他也能只能与人委以虚蛇,在生死之间,死中求活!
历史 连载 55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
历史 连载 418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新书《新书》已发,新莽之际,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
历史 连载 528万字
谍云重重

谍云重重

尘中陌
当发现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怎么办,在线急!当发现自己前身是一个绝对的极品渣人,怎么办,还是急!这是一个自我救赎,一个游走在灰色边缘的人进行的救赎。
历史 连载 1464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