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苦读
林则徐小时候,家庭生活比较清苦。传说,林家每到过年除夕之夜,才难得地吃上一餐素炒豆腐。也只是到这天晚上,挂在壁上的油灯才有两根灯芯。为了读书,他每次都要典当衣服来买书。
有一段时间,他还在闽县衙门内兼做知县房某的抄写员,以其所得,补贴读书的费用。当时就有人劝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让则徐改业,具有读书仕进观念的林宾日,当然没有采纳,则徐刚刚懂事,看见母亲和姐妹们忙于做活,“往往漏尽鸡号,尚未假寐”,深感不安。“请代执劳苦,或推让饮食”。
和林宾日一般见识的林则徐的母亲陈帙,当然不会同意,反而正色地说:“男儿务为大者、远者,岂以是琐琐为孝耶?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矣。”破落中小地主出身的下层封建知识分子,恪守孔孟之教,轻视体力劳动,认定最高贵的道路是学习好了高中皇榜来登上仕途。
这种具有二千年传统的封建思想意识,经过宾日夫妇的言传身教,不能不给林则徐的早年思想,深深地打下地主阶级的烙印。
然而,由于自己有过困苦的经历,林宾日夫妇思想里还有同情下层人民痛苦,不满官僚地主巧取豪夺、贪污中饱的一面。给林则徐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下面几件事:
一、救济亲友和穷人。则徐儿时,就亲眼看到父亲把米送给困穷如洗的三伯父天策,自己和母亲忍饥挨饿,还告诉他说:“你伯父来,不能说你们没吃。”
二、不徇私枉法,不收贿赂。有一次,一个土豪想用重金贿买宾日,为其保送文童,他拒绝了。又有一次,“里中有豪猾者,欲延府君课子,不惜厚聘。府君疾其衰行,坚却之”。
三、不满官场贪污腐败。则徐10岁那年,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巡抚浦霖、按察使钱士椿等贪赃枉法事泄,被革职拿办,成为轰动全国的一大丑闻。在此前后,林宾日每次教书回家,和妻子怒形于色地谈论。
父母的言行举止,不知不觉地浇灌着则徐幼小的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后来林则徐在官场上,注意了解民间疾苦,作风比较正派、刚直,保持着不屑与贪官污吏为伍的某些锐气,并不是偶然的。看看林则徐为悼念亡父亡母而作的《先考行状》、《先妣事略》,便可见其影响之深了。
林则徐在鳌峰书院求学7年,一直到20岁中举人为止。当时的鳌峰书院是福建的最高学府,主持书院的山长郑光策(原名天策,字宪光,一字琼河,号苏年),是一个进士出身,“有心用世”的封建士大夫。他为人比较正直,对官吏治国的腐朽败坏感到气愤。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谁让他玩游戏王的!》《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过天门》【绝密小说网】《赤心巡天》《寒门贵女》《我是一颗武装卫星》《力速双A魔法师[西幻]》《北美新神》【vivo小说】
爱尚小说网【23xs1.com】第一时间更新《学习故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