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23xs1.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宋王朝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过去,边民们一般都重文轻武,边塞地区的武备极其松弛,可是,李元昊的入侵使得种世衡不得不认认真真思考这个问题,可是,练武该从哪里开始练呢?练习格斗,练习骑射,还是?不能先练近身格斗,西夏人骑着马来去如风,基本上不会给你近身格斗的机会,近身格斗你只能打空气,练习骑马,可是,马又不够,那怎么办?种世衡思来想去还是想到了办法,他眼前一亮:不练其他的,就练习射箭。练习射箭,是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打造一把弓箭的成本,远比打造一把刀、一把剑,一杆枪的成本要低很多,而且,弓箭还可以远程射击,射人目标太小,那就射人先射马,这样不就大大提高了准确率吗?不仅如此,几千几万人一起射箭,万箭齐发之时,敌人的骑兵又怎能猖狂?不过,种世衡既看重团队配合,他对弓箭手的单兵作战能力的要求也很高。于是,他向延州知州范仲淹请示,请求颁布命令,这个命令被称作“习射令”。从此,边民们开始练习射箭,而种世衡本着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的精神,将习射令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做到了极致。首先,边塞尤其是他所管辖的青涧城,人人都要练习射箭,不分男女,不分长幼,一视同仁。而后,这项政策又被边帅范仲淹和韩琦以及庞籍推而广之,整个陕西四路掀起了练习射箭的高潮。过去,边地很多百姓手无缚鸡之力,这样可如何是好?敌人来了,怎么办?现在练习射箭之后,不怕了!边塞一下子多了几十万射手,若是你西夏侵略者来了,迎接你的是劈头盖脸的箭雨。其次,种世衡经常性举办趣味射箭比赛,比方说,在五十步之外,挂上一串铜钱,在一百步之外摆上一两银子,谁一箭就能射中,钱和银子就赏给谁,百姓一看射箭技术高了这么有好处,纷纷苦练射箭。除此之外,种世衡特别重视细节,在细节处做得特别到位,从这一点看,他真的是竭尽全力推广射箭这一项爱国体育运动。夫妻吵架,一般来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怎么处理呢?好像怎么做都很难一碗水端平,不过,种世衡还是有办法,比赛射箭啊!谁射箭赢了,谁就是一家之主。民间诉讼,两家人争得不可开交,怎么办?如果很难断案的话,那就比赛射箭。民间的小青年血气方刚,打架斗殴,怎么办?不去惩罚他们,只是批评教育,然后让他们比赛射箭,谁赢了,谁就更有发言权。青涧城的百姓,在种世衡的积极宣传与推动下,练习射箭的热情越来越高,民兵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盼望着有机会到战场上建功立业,很快,这种求战的情绪蔓延至陕西四路,从表面上看,边民们以及边将们从战略上藐视了敌人,这是一件好事,但是,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犯了“左”的错误,轻敌冒进,一场大失败很快就要到来,可是,这一切,只有范仲淹预感得到。一片歌舞升平、一片粉饰太平中,他似乎看到了边塞的大厦将倾,可是绝大多数人活在梦里,范仲淹独独醒着,他是何等的痛苦!他知道骄兵必败,但他不知道,敌人的猎场就是好水川!好水川,李元昊与张元已经反复看地图看了很久,这一仗,李元昊与张元胜券在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地址:23xs1.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留里克的崛起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
历史 连载 1319万字
红色莫斯科

红色莫斯科

涂抹记忆
重生为红军米沙!
历史 连载 1350万字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九霄落雪
关公战秦琼,岳飞战张飞,项羽,李元霸又如何,看我宇文成都+姜松+罗士信。什么,你说不够,好吧,刑天,李存孝,该你们上了。你有兵仙韩信,我有杀神白起,军神李靖。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多少千古枭雄共聚一堂,决出至尊霸主。书友群:300214031
历史 连载 750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
历史 连载 418万字
首席御医

首席御医

银河九天
挽救你的生命,即挽救你的政治生命。机缘巧合之下,踏入了半官半医的“御医”之列。在展现中医强大魅力的同时,曾毅也实现着自己“上医医国”的理想,一步步直入青云...
历史 连载 606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