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御史台争辩

那日,高登谷带着高太后的懿旨找到御史台,御史中丞吕诲知道高太后的厉害,哪敢违抗,只得依照旨意,以违抗圣命为由传唤荆公。

高登谷仍不放心,提醒道:“那王安石非同一般官员,他不仅知识渊博,更是能言善辩,吕大人鞠审时,千万小心。”

吕诲哪里相信,嘿嘿一笑道:“御史台是何等地方?是为朝廷,不,是为皇帝整纲肃纪的大堂,哪位臣子到了这里,不是两股颤颤,周身发凉?谅他姓王的浑身是嘴,到了本府大堂,也不敢强硬!”

高登谷见吕诲如此自信,愈加不安,就把自己在江宁碰鼻之事说了,最后叮嘱道:“吕大人,前车之鉴不可不鉴,还是谨慎为好。要不,届时本官前来助你一臂之力?”

吕诲这才点头答应:“好好好,到时就请高大人助本官一臂之力吧。”

严格地说,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二把手,一巴手为御使,因宋真宗曾做过此职,从此此职一直空缺,所以御史中丞已是御史台的实际掌权者。在北宋一朝,自太祖赵匡胤立下“不杀士大夫”祖训之后,时间一久,大宋的官员竟逐渐养成一种奇特的心理:为使自己能在朝中显山露水,经常不惜以无事找事,哪怕是一些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他们也可借此添油加醋无限放大,或是当面启奏,或是以奏章呈上,皇上信了,他们即赢得“忠鲠”、“敢于直言”等美誉而在朝堂上下招摇撞骗洋洋得意,甚至由此而得到拔擢升迁之机会;若输了也不可怕,只要不是死罪,大不了外放到某州某府或是某县做上几年的地方官,过不了多久,又能调回京城干起更大的官儿。正因为如此,那些爱刷存在感的官员常常会无中生有无事生非想着法儿找些岔子到皇帝面前告告御状。

吕诲自接任御史中丞以来,虽说每月能向皇上提供一些官员视事的缺失优劣,但终究没有禀奏能够产生轰动朝野效应的重大案件,用当今的话说,叫个人的出镜率实在太低,因而经常在府中郁闷。自从那日接到枢密副使高登谷与高太后揭发江宁知府王安石扣押反贼请御史台纠察的词状后,吕诲便精神大振,当即回到御史台,将高登谷与高太后的词状收宗立案,作重点鞫勘,以便求个轰动朝野的效应。

这天打听到荆公乘船已到京城,吕诲立马派了两位衙吏早早来到汴河角子门处等候。时间不大,果见荆公全家从船上下来,两个衙吏出示了传票,凶煞煞领着荆公来到御史台府衙前,见衙门未开,让荆公在衙前等候,两个衙吏却去庑廊下坐着看护。

等了一会儿,仍不见衙门开启,荆公已知这是主人在给他下马威,也不放心上,只装作悠闲模样,看高耸在面前的府衙,就见这府衙高三层,每层顶上盖着绿色琉璃瓦,层层檐角飞翘,大有竞相腾空欲飞之势。衙门上方有一巨匾,匾额上书着“光明正大”四个楷体大字,荆公本就对书法极有造诣,见那四字写得浑圆遒劲,审视良久,若有所思,默念道:“字可浑圆,做人却万不可如此。”

正叨念,就见一位头戴黑儒巾、身穿灰锦袍,五十多岁的男人气势汹汹来到衙门前,说要见中丞大人。

两个门吏说:“今日有事,其他人一律不见。”

那人说:“你去通报,就说我桑某来了,中丞定会接见。”

两个门吏弯腰赔着不是:“请体谅小人的难处,今日若放员外进去,小的饭碗就没了。”

那男子见门吏执意不肯,只得转身就走,甩下一句:“既然中丞不见,桑某就去找大理寺卿。”

“此人是谁,竟如此嚣张?”

那人走后,荆公问门吏。

“大人忘了那句话,叫有钱人放个屁都能冲倒一批人。此人姓桑,名玉楚,是京城的首富。”

两个门吏重新站得笔挺。

荆公这才想起在群牧司任判官时,就听说京城有个叫桑玉楚的巨商,现见他如此张狂,不免问道:“他一个生意人来御史台干吗?”

门吏回道:“桑玉楚平时仗着与官府的关系,屡屡私贩青盐到京城赚大钱。前不久因贩青盐数量过大,朝廷追究下来,他这才四处托人求情。”

荆公正要细问,就听大门砉砉几声,除除开启,从里面走出一人,喊道:“请王学士上堂。”

坐在庑廊下休息的两个衙吏也过来冲荆公喊道:“王学士,进去吧。”

吕诲自从听了高登谷的提醒,不敢掉以轻心,事前准备一番,这才来到府衙,坐上大堂,见荆公进来,也不让座,只问道:“王学士,你知道本官今天请你来所为何事?”

荆公站着微微施了一礼,道:“下官刚从江宁过来,哪能知道大人的意思。”

吕诲再问:“听说江宁那边有批反贼闹事,有这回事吗?”

荆公道:“朝廷已派高副使前去镇压过,当然有此事。”

吕诲觉得刚才的问话缺少震撼力而显得被动,于是加强了力度:“听说高副使要将反贼头领带回京城鞠审,而王大人却偏要将那反贼留在江宁,此是为何?”

荆公回道:“那头领周庄是在江宁闹事,且与之牵连的唐广也在江宁致死了人命,下官身为江宁知府,为彻查此案,当然要将周庄留在江宁鞫审。”

吕诲问道:“难道高副使将周庄带进京城,就不能彻查此案?”

荆公回得干脆:“不能。”

吕诲问:“为何?”

荆公说:“下官对此案深有怀疑。”

吕诲问:“有何怀疑?”

荆公道:“此案发生在江宁府,而事发之后,唐广为何不到江宁府上告,却直接找到朝廷,找到朝廷的高大人?这是本府的怀疑一。怀疑二,唐广致死了人命,本府至牒于唐广所在的杭州府,请杭州府依大宋律法鞫审。可杭州府听之任之,迟迟不见动静;下官又将此案牒报过三法司,请问吕大人,御史台为何至今也未传问杭州知府,反倒将下官传来问话,不知此究竟是何道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真灵九转》《从那座韩城开始》《高武纪元》《洞中避难所》《空想具现的大贵族》【重生流小说】《超时空快递》《闻此一生》《奥特曼:原来这边是简单模式》《高武纪元

爱尚小说网【23xs1.com】第一时间更新《天下可为》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燕雀MKII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历史 连载 353万字
抗战:从八佰开始

抗战:从八佰开始

痴冬书亦
穿越1937年淞沪战场,正值八佰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为了中国军人最后的尊严,特种兵赵卫东与八百将士,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儿郎十万军!华夏四万万同胞,岂容小鬼子猖獗!杀鬼子,保家卫国,为了军人的荣裕,为了三千多万罹难的...
历史 连载 747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33万字
长安春

长安春

盐放少许
最是难忘长安春,那年今日风归尘,此去别离空余恨,片片柳絮祭芳魂。现代好青年柳逸,正在思索着是带奔现女孩开房呢,还是先吃饭时,飞来横祸被打进了隋朝,迎接他的将是什么?是财富还是权力?他的奔现女孩又去了何方?这一切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时空的错乱?敬请观看盐放…
历史 连载 157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努力闻达于诸侯,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作为一个遗腹子,公孙珣很早就从自己那个号称穿越者的老娘处获取了人生指导纲领。然而,跟着历史大潮随波逐流了一年又一年,他却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这是一个半土著的男人奋斗在大时代的故事!
历史 连载 564万字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历史 连载 642万字